
“數字"下地 精準“開方" 新安櫻桃吃上“營養定制餐"
11月19日,新安縣五頭鎮馬頭村的櫻桃園里上演了一場“科技問診"。河南農業大學科技特派員李青松率領的“數字農業特攻隊",攜帶錦農便攜式土壤速測儀,為馬頭農業基地的櫻桃樹做了一次全面“體檢",用一串精準數據破解了“憑經驗施肥"的老大難。
這支由省科技廳定向派遣的團隊堪稱“頂配":土壤水肥一體化專家尚俊峰、速測專家趙玉正、微生物菌肥專家趙濤聯手,在新安縣科技局副局長劉行的協助下,與村黨支部書記張韶東、副支書張歡歡組成“攻堅小組",目標直指土壤退化與施肥盲區。


“土壤有機質低,速效鉀不足,中微量元素缺素明顯……"在果園核心區,李青松老師手持檢測結果,逐項報出檢測數據。專家們分三組作業,逐地塊采集土樣,15分鐘內即可出具包含氮磷鉀、微量元素的“土壤色譜圖",實現“一地一碼、精準畫像"。
“數據不會說謊,問題根源在土壤養分結構失衡。"錦農公司趙玉正專家現場解讀報告,指出連年單施化肥導致土壤板結、根系活力下降。針對5個片區不同的“體質",團隊當場開具“定制化營養處方":有機質匱乏區增施腐熟羊糞配復合微生物菌劑;花果期推行“高磷啟動+高鉀提質"分段營養套餐。尚俊峰現場講解了水肥一體化的養分配伍問題,將施肥誤差降到*低。


“這哪是指導,簡直是給土地當‘營養師’!"村支書張韶東對比著手里的5份差異化方案感嘆。副支書張歡歡表示:按專家方案,化肥減量,成本反降15%,預計坐果率將提升15%以上。
新安縣科技局副局長劉行表示,這次“測土配方施肥"科技服務,是“政府搭橋、科研唱戲、企業受益"模式的精準落地。下一步將在全縣推廣“科技特派員+數字農技"長效機制,用數據驅動產業升級,讓五頭鎮萬畝櫻桃園真正成為科技興農的“示范田",為鄉村振興插上“精準翅膀"。